🌾 熟悉母語、讓孩子更有自信 🌾
🎁 台灣給世界的禮物 🎁
台灣原住民至少有二十多種不同的語言,都屬於南島語言。南島語言有一千三百多種語言、分佈在橫跨兩萬多公里遼闊海洋的眾多島嶼。台灣原住民的語言在南島語言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。許多學者認為南島語言很可能是五千年前在台灣發展出來,再逐漸遷移到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島嶼。《槍炮、病菌與鋼鐵》的作者賈德.戴蒙甚至稱呼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是「台灣給世界的禮物」,可見台灣原住民語言的獨特與珍貴。

🌊 從河邊到山上 ⛰️
2019年,在花蓮玉里創立Pinanama河邊教室、推動阿美語的幼兒園。為了保有自主性魯瑪社選擇不向政府申請經費,全部靠向社會募款來營運。
2022年,在屏東霧台成立Syaalrima山上教室,推動魯凱語的幼兒園。目前兩個教室總共有十幾個孩子。

📖 讓孩子在課本裡看見自己的臉 📖
魯瑪的課程都是自己發展的在地獨特課程,讓孩子在熟悉的文化裡成長。孩子慢慢長大,開始學認字、閱讀,也開始學數學,因此魯瑪的老師們開始製作族語字卡、族語課本、族語的數學課本。字卡與課本內容除了使用全族語之外,內容都是生活中熟悉的素材。孩子們可以在課本的文字與圖片裡看見身邊熟悉的風景、動植物、人物、各種活動,在課本裡看見自己的臉。

🏃 整個部落都是我們的教室 🏃
過去的教育內容都是與原住民孩子無關的、遠方的事物,孩子上學後,與部落越來越陌生。魯瑪希望帶著孩子認識部落,認識自然環境,向身邊的長輩學習文化與生活。讓孩子在部落學習,整個部落都是我們的教室。




💖 啦里的願望 💖
啦里今年八歲,在山上教室讀二年級。他在田裡種植了很多農作物,希望這些農作物可以長高長大,給媽媽爸爸吃,也分享給部落的人一起吃。
啦里的媽媽是里幸,在啦里讀山上學校兩年後,里幸才發現,當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,是語言。

👨🌾 讓更多年輕人回來部落當老師 👨🌾
如果募資順利的話,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回到部落當老師,也希望一起發展更親近部落、親近土地的教材,幫助更多孩子們熟悉母語、熟悉部落,自信地成長。

💕 魯瑪夥伴暖心推薦 💕
全方位藝人 佑仁

(推薦文節錄)
「我看到他們在持續做的事,非常感動,想邀請大家一起參與!越不容易的事,越是需要更多人一起支持。 他們在做的事,關乎到這片土地的未來。讓我們一起支援、一起分享!」 — 佑仁
🥰
創作歌手/野渡書屋校長/與點堂堂主 陳茻

(推薦文節錄)
「讓孩子,在自己的家鄉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長大。」
「我們需要更多的、更有創意與理想的教育遍地開花,才能看見更好的未來。
生態越多元,生命力就越強健。與其他偏鄉教育不同,這筆錢不是救濟金,也不是贖罪券。
希望大家願意捐款,只是因為相信這句話:有些孩子,不需要先變成我們理想的樣子,才值得被當成一個好孩子。」 — 陳茻
🥰
金鐘影帝 莊凱勛

(推薦文節錄)
「母語是文化的靈魂、歌謠的血肉、智慧的傳承,更是多元族群下所盛開綻放的爭妍百花。
希望我們土地上奔跑的孩子,在普通話廣泛使用的當代,也能有充裕的資源學習原生的語言,不忘自我無比寶貴的文化起源,讓台灣的多元與共榮持續精彩,也讓孩子為自己的獨特感到驕傲,進而因為美麗母語的傳承,有機會讓世界看到我們的精彩。
用台灣的母語唱歌、說故事!盼您一起付出愛,給孩子一個繼續學習母語的機會。」— 莊凱勛
🥰
您也可以 臨櫃匯款 ,或以 ATM 轉帳 的方式進行捐款:
銀行/分行:合作金庫銀行(006) / 南勢角分行
帳號:0720-8980-00144
戶名:社團法人南島魯瑪社
為了您的權益,完成捐款後,請將您的帳號末五碼、金額、需要開立的捐款收據抬頭,填妥 轉帳捐款回函(點按可開啟填寫)後,透過 E-Mail:contact@luma.land 通知魯瑪,以利後續的會計作業。
2024年「推廣全母語教育」成果報告
2024年「推廣全母語教育」捐款徵信
2025年「深化全母語教育」1-3月捐款徵信
2025年「深化全母語教育」4月捐款徵信